×
臺灣文史系列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淡水新政記 一個文明的接收與開端 1895年6月9日~25日

  • 原著:福島安正 大佐
  • 監修.補述:王佐榮
  • 譯者:蔡岳熹
  • 審定:許玉暄
  • 頁數:224頁
  • 價格:380元
  • 出版: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 9789869972703

關於本書

第一部日本始政臺灣的全記錄……
1895年6月9日~25日

福島安正大佐,
488天、一萬四千公里歐亞大陸與西伯利亞橫渡後,
來到了臺灣,登陸淡水
開啟了一個文明治理的新政府⋯⋯

臺灣在1895年發生了許多大事。除了清國在這一年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外,許多歷史上的大人物也都在這一年來到臺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樺山資紀大將、乃木希典大將、大文豪森 鷗外⋯⋯
由於造訪臺灣的大人物很多,所以關於1895年的許多文字記錄,都是以大人物為中心寫成。而《淡水新政記》算是1895年諸多文字記錄中的例外,《淡水新政記》可說是1895年最具草根性的日文史料!
《淡水新政記》雖然只是描述兩週間發生的事情,但讀者還是可以感受到,日本與清國因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施政觀念,所以即使是短短的兩個星期,新來的日本政府就已經完成了在過去兩百年間,作為一個政府所應該做,但清國政府卻想都沒想過要做的事⋯⋯

譯者導讀
窺看1895年的淡水小鎮

臺灣在1895年發生了許多大事。除了清國在這一年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外,許多歷史上的大人物都在這一年來到臺灣。例如,第一個在外地捐軀的日本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追隨明治天皇殉國的乃木希典大將、乃至日本近代的大文豪森 鷗外,都是在這一年造訪臺灣島。

由於造訪的大人物很多,所以關於1895年的許多文字記錄,都是以大人物為中心寫成。而《淡水新政記》算是1895年諸多文字記錄中的例外,《淡水新政記》可說是1895年最具草根性的日文資料。

《淡水新政記》的作者是福島安正。福島安正在來到臺灣之前就以「單騎橫越歐亞大陸」聞名於世,最終軍旅生涯晉升至陸軍大將。但他在書寫《淡水新政記》一書時,官階只有到大佐,所以接觸的對象多是第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居住在臺灣的歐美商人,甚至是臺灣在地的清國國民亦所在多有。

《淡水新政記》是記錄1895年6月,福島大佐一行人在成為日本帝國新領地的淡水地區,從無到有建立現代行政體系的過程。書中幾乎沒有大官與將軍登場,有的就只有住在淡水的歐美商人、從官軍淪為盜匪的清國士兵,以及留辮子的清國籍土匪與一般平民。

由於建立新政的過程需與當地居民頻繁互動,所以《淡水新政記》的記錄內容自然就成了窺看1895年淡水社會的第一手資料。透過本書,讀者可以看到當時淡水平民的生活方式,可以得知清國士兵與在地土匪是如何威脅治安,以及日本軍如何尋求「偕醫館」的協助,控制疾病的蔓延等等。

關於臺灣當時的社會記錄,《淡水新政記》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內容: 一、當時的臺灣衛生欠佳、疾病盛行。病倒的日本軍與清軍持續發生。 二、來自清國的士兵化身為土匪,到處劫掠臺灣人財產。 三、淡水的居民並沒有反抗日本人的統治。日本軍只有登陸前在船上受到零星的槍擊,一旦登陸之後,臺灣民主國的清軍就自動潰散。而淡水地區的一般居民,也沒有任何武裝抵抗的情況發生。 四、居住在淡水的歐美人士與日本軍和平相處,絲毫沒有衝突。而且日本軍還會應「洋行」的要求,保護洋行落水財物等等。馬偕牧師創設的「偕醫館」,也出借病室給日本軍,權充隔離病房。 五、日本軍進入淡水前,擔心會發生戰亂的商船幾乎全數離去,日本軍進駐之後,商船開始回歸,市集也恢復運作。 六、淡水實施新政後的第二週,附近庄里的民眾,感受到日本軍隊維持治安、取締土匪的效率以及成果,所以地方上領頭人物都主動歸順,甚至要求攜帶日本國旗回庄里懸掛。

《淡水新政記》還有另一個讓人意外的感想是,日本雖是外來的「殖民政權」,但在淡水的所作所為,似乎又和殖民政權專事劫掠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樣。 《淡水新政記》中沒有看到劫掠或剝削,有的只是軟體和硬體的不斷建設。

由於不少日本軍來到臺灣後就病倒,所以福島進入淡水後最極力推動的就是基礎衛生的改善。他向「偕醫館」借空間做隔離病房,在鎮上建置公共廁所,然後又頒布《清潔法》衛生規則。上街推動清潔工作成了軍人日常任務,幾乎比維持治安或緝捕盜匪還要頻繁。

清國雖然統治臺灣超過兩百年,但對於臺灣是除了收稅之外,沒有什麼深入的瞭解。日本人進入淡水後,除了田賦是可以立即得知的數據外,其它與行政有關的統計數字都要自己建立。這些數字包括:淡水地區的人口、性別的比例、商家的戶數,乃至淡水與附近鄉里的明確距離,都必須重新丈量。

福島安正還興辦了淡水到臺北間的定期蒸氣船班。在目前捷運與公路都十分發達的年代,可能沒人再去注意淡水河是否可以行船。但在1895年的當時,每日定時開航的蒸氣船班,其實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舉。

通訊事業也是在行政機關「淡水事務所」建立的同時就著手進行,而且不只是島內,透過歐美人架設的通訊線,甚至可以經由廈門直接與日本內地通訊。

1895這一年,日本也將人道精神帶進臺灣。日本軍是以現代的人道精神處理戰俘,清軍的戰俘不但沒被虐待、也沒被強迫服勞役。日本軍不但徵用船隻載送這些俘虜回清國,還依出身地之遠近發給不同金額的盤纏與米糧,讓這些敗戰的敵國士兵得以溫飽平安回家。

日本人道精神的另一面展現,就是在於貧民的救助。日本軍進入淡水,做完基本調查之後,就發出「米券」給貧戶,告訴他們可以憑「米券」至特定地點領取米糧。只不過,貧民們似乎並不認為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事」真的會發生,所以在施放米糧的那天,竟然是過了發放的時限之後,事前發出去的米票並未全數被兌換完畢。

《淡水新政記》雖然只是描述兩週間發生的事情,但讀者還是可以感受到,日本與清國因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施政觀念,所以即使是短短的兩個星期,新來的日本政府就已經完成了在過去兩百年間,做為一個政府所應該做,但清國政府卻想都沒想過要做的事。

蔡岳熹

目錄

譯者導讀 窺看1895年的淡水小鎮 4
福島安正大佐上呈總督府書 8
福島安正大佐原序 14

本文 27
6月9日 晴、酷暑 28
6月10日 晴、酷暑 34
6月11日 晴、炎暑 42
6月12日 晴、炎熱 48
6月13日 晴、暑 54
6月14日 傍晚下雨、熱 60
6月15日 晴、炎暑 70
6月16日 晴、炎熱 78
6月17日 晴、炎熱 88
6月18日 晴、炎熱 94
6月19日 晴、炎熱 104
6月20日 晴,炎熱 112
6月21日 晴、炎熱 118
6月22日 晴、炎熱 128
6月23日 晴、炎熱 136
6月24日 晴,炎熱 142
6月25日 上午有雨意、酷暑 150

監修後記 153
福島安正的「一萬四千公里歐亞大陸與西伯利亞橫渡」 154
福島安正大佐與「淡水事務所」 186
在福島安正之後 204
「買辦」的角色, 以許松麟為例 210
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本網站所有圖文版權所有.法律顧問:林東乾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