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歷史系列

連合艦隊的黎明 出乎意料的帝國海軍在臺灣 明治.大正初期艦艇寫真

  • 作者:王佐榮 編著
  • 頁數:272頁
  • 價格:780元
  • 出版: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 9789869615600

內容簡介

1871年(明治四年),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艦艇類別只有「軍艦」與「運輸船」兩類。而「軍艦」類別則視艦隻大小、成員多寡再細分為1~7等;而「運輸船」類別則依排水量多寡細分成4~7等。1890年,日本海軍廢除上述兩種類別,將各型艦艇依照艦艇功能與性能分為「第一種艦」至「第五種艦」,然而該項分類方式並不符合歐美西方各國常規,因此在習慣上並未使用。1896年,日本海軍重新制訂類別,將艦艇分為「第一種軍艦」、「第二種軍艦」、「水雷艇」、「雜役船舟」,但這樣的分類依然不符世界潮流,鮮少被提及。1898年3月21日,帝國海軍公佈《海軍軍艦及水雷艇類別標準》,但只實施兩年即遭廢止。1900年6月22日,新的《海軍艦艇類別標準》將艦艇劃分成「戰艦」(1~2等)、「巡洋艦」(1~3等)、「砲艦」(1~2等)、「海防艦」(1~3等)、「通報艦」、「水雷母艦」、「驅逐艦」、「水雷艇」(1~4等),類別區分大致和《海軍軍艦及水雷艇類別標準》相似。1912年之後,由於船艦的改良與時代變遷,陸續於1920年、1931年、1941年艦艇類別再做細部增減,例如增加「航空母艦」、「潛水艇母艦」、「醫院船」、「敷設艦」等等;取消「通報艦」、「水雷母艦」、「巡洋戰艦」等等。

自明治維新開始,大日本帝國為能在海上抵禦列強,因此藉由向外購艦、自製艦艇積極逐步建立新式海軍。本書記載由1864年帝國海軍第一艘軍艦「東艦」以來,至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為止的明治、大正時期帝國海軍連合艦隊所有艦艇歷史,總數超過250艘。艦艇的一生,有如人一般各有其命,總是在歷史的洪流中掙扎。大日本帝國海軍連合艦隊在日後雖享有盛名,但也非一蹴可及。從草創時期的篳路藍縷摸索,其間歷經台灣牡丹社事件、西南戰爭、日清戰爭、台灣澎湖之役、日俄戰爭、一次大戰、出兵西伯利亞等歷史轉捩點,終究步履維艱的登上世界第三大海軍國的高峰。本書是唯一一冊,將明治、大正時期的帝國海軍艦艇做完整記述,並與歷史軸線進行交錯論述,同時以人文角度出發,闡述該時期艦艇所不為人知的背後與觀點寫真書。而且,這些艦艇大多數都曾隨著台灣的日治,造訪過馬公、基隆、高雄與花蓮,與臺灣還存在著些許被人遺忘的因緣。

目錄

帝國海軍草創時期艦艇
戰艦
巡洋戰艦
水上機母艦‧潛水母艦(水雷母艦)
一等巡洋艦(裝甲巡洋艦)
二等巡洋艦(防護巡洋艦)
通報艦
一等驅逐艦
二等驅逐艦
潜水艦
砲艦‧海防艦
水雷艇(魚雷艇)
「測天型」敷設艇
馬公要港部與高雄警備府
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本網站所有圖文版權所有.法律顧問:林東乾律師